川龍西洋菜

 

「我這樣種的西洋菜是最好吃的」,川龍村民羅國生與黃大姐都分別這樣説。他們同樣種西洋菜,但前者在旱地種植,後者則用水種法。西洋菜雖名曰『西洋』,卻是香港本地農產名物之一,是著名作家葉靈鳳先生筆下的本地風味。自1958年引入川龍,它逐漸成爲當地村民家家戶戶種植而以求生存的命門。西洋菜這類無性繁殖的蔬菜品種,在香港只有川龍村才可成功留種。香港西洋菜的從哪裏來? 兩位農夫又何以如此自信?我們探訪了川龍村兩戶菜農,尋索他們種植西洋菜的故事。

羅國生先生幼時隨父母搬來川龍,發現周邊鄰里家家戶戶都種植西洋菜,便向農友買菜種來試種,在羅生的記憶裏,他從未見過西洋菜的種子。原來西洋菜的『菜種』是指『全棵拔起,有頭有根』的菜苗。買少量菜苗種下去,便能不斷生長,漸漸可以自己『留種』。由於西洋菜原產溫帶,夏季氣候炎熱,便要『歇暑』,而川龍地處大帽山山腰,氣候相對涼爽,又有清涼的山泉水流經,便成爲唯一可以為西洋菜留種的地方。

羅生回憶到,70年代時,初秋是川龍菜農最開心的時節,深夜下田拔種摘菜,西洋菜清晨由貨車從川龍菜站運到長沙灣菜統處大量賣出,菜種則賣給上水、粉嶺的農友,僅賣種就可獲得不少收入。直到後來香港經濟騰飛,大量改田地起高樓,大陸改革開放又使得許多平價蔬菜輸入香港,本地西洋菜種植逐漸式微,僅剩川龍和元朗的幾家農戶仍有少量種植。

羅生和他的弟弟是仍堅持種植西洋菜的農戶之一。因為不捨父母曾經的心血就此消失,他們退休後便重新接手,按照父母所傳授的傳統方法,在旱地種植西洋菜,每天頻繁澆水,並堅持使用有機肥:在曾經使用的魚骨肥(鯊魚肉絞碎再曬乾砌成塊的有機肥)消失、花生麩高價低質的情況下,又加上自己的巧思,他們用鷄毛和魚鰓魚腸分別浸水漚發成肥料,種出幼嫩無渣的西洋菜,如今成了聲名在外、回頭客衆多的川龍味道之一。他自豪地說:「吃過我的菜的人一試難忘,在香港也找不到這麼好吃的西洋菜。」

相距不遠的黃大姐亦是川龍一戶西洋菜農,她1996年從東莞來到川龍,接手舅父12塊、共7畝的農地,在水田種植西洋菜。她所種的西洋菜亦不是由種子逐漸萌芽出苗,而是買菜種來直接種進田中,再通過留種形成自足的循環。她堅持用自己的菜種種植,以花生麩作有機肥,每年燒草驅酸。她信心滿滿地笑言:「水種的較好吃,灼又可,滾湯又可,炒又可。」

她家的西洋菜供應給附近的端記茶樓已經三十年了,亦有不少遊客及行山人士慕名來田間買菜,周六周日時更要排隊兩個小時才能買到。她與客人關係更逐漸生出深厚的人情味,在我們採訪期間,亦有客人前來買走好幾斤已用膠袋包好的西洋菜。她靠種植西洋菜養育兩個孩子,其中也經歷過低谷,幸得幾位熟客慷慨解囊借錢給她,才渡過難關。

西洋菜的最初種子的實體或許已無從尋得,但川龍人們堅守傳統、勤懇踏實的初心以及基於此而生的那份自信,可以蘊藏在田地裏,生出葉茂根深的生機。,可惜的是,他們的西洋菜能否傳承下去乃未知之數,羅生和黃大姐的兒女已表明不會接手,七十歲的羅生嘆息:「年輕的不耕田,因為賺不到錢,又辛苦又困身。我們兩兄弟耕作多幾年,也不能再做,沒有力氣。」黃大姐則很難定論西洋菜會否失傳,認為要看運氣,「將來可能會有人耕,但種法可能不一樣。」我們都希望川龍西洋菜此本地名菜,不管時代變遷,仍得以久久傳承下去。

 

鳴謝:羅國生先生、黃大姐女士、川龍村王玉玲村長、十八鄉區居民協會黃萱庭執委

文字:甘沐青、黃浩恩 (2021年5月)

影片:黃浩恩

羅國生先生的弟弟正在為川龍西洋菜澆水

王玉玲村長(左)、羅國生先生(中)、林漢明教授(右)

黃大姐女士有十二塊川龍西洋菜田

黃大姐女士(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