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林志光先生:從有機耕種論到香港農業發展

入行經歷

當提到他投身農業的緣起,林志光先生笑言,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偶然的機遇。土生土長的他在大學修讀環境科學期間,被農作物的生命循環所吸引——從一粒種子開始,經過精心培育、耕種,再到收割的歡欣,最後回歸於種子。這個充滿生機的循環使他深深著迷。這份對自然律動的熱愛,促使他畢業後選擇了與土地和作物密切相關的職業道路。

林先生憶述當年,香港對於農業的探討與討論不多,相關的資訊更是稀缺,想入行更是不得其門而入。他輾轉從暑期農務的導師身份出發,逐漸步入綠田園,最終才成為該處的全職員工,正式開啟了正式開啟了他的農耕生涯。

他尤其記得第一次插秧的情景:赤腳踏進濕潤的水田,親手將秧苗種植入泥土,並與農夫一同牽引水牛耕作。秧苗在幾日後重新抽出嫩綠,筆直地在風中舞動,這一切為他,一個在鋼筋森林中長大的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感動。這些體驗深深地植根於他的心中,成為他日後一心投入農業的堅實基石。

初入行時,林先生曾有感自卑,感覺自己在大學學到的知識與農田實踐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然而,經過數年的在職學習與實地經驗積累,他漸漸地掌握了農耕的節奏。他在綠田園基金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累積的寶貴經驗,使他能夠與其他八個有機農場攜手,共同創立了香港有機農業協會(後更名為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致力於推動行業內的合作與持續發展。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香港農業3.0

林先生當時感到有機農業發展遇上了瓶頸,望可藉着同行之間的合作,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1999年,在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支持下,基金正式成立,致力於推廣有機農業,包括開墾農場、租地給農夫耕種、舉辦培訓活動等。基金更組織農友參觀不同的農場,從而促進農友之間的交流,並邀請科學家提供專業建議。成為慈善團體後,策劃和執行項目成為基金的重點工作,例如近年推出的香港農業3.0項目。

何謂農業3.0?林先生分析,香港農業1.0是50年代後、80年代前的時期,農業產能較高,蔬菜供應能滿足本地約40%需求,可謂本地菜的黃金年代。期後80年代末,本地菜生産快速萎縮,農夫們抓緊時下的消費者對食物安全和環保的重視,有機耕種開始萌芽發展,這時期稱為農業2.0。當行業走到2.0時,冒出了新的發展方向,但同時行頭也變得越來越小,且分成常規和有機兩個社群。這時的產業鏈中,種子、肥料、機械等供應都有新的需求,然而整體配套卻一直萎縮,甚至没有本地供應。以前還有生物防治、本地堆肥、禽畜養殖等,現在卻買少見少。導致現時農業越來越難做。這些都使他更希望能將不同的持分者重新連結、將產業鏈重新扣連。因此,他與合作伙伴土地教育基金向漁署提出農業3.0的項目框架,希望探索以打破業界內及產業鏈間的隔閡為目的的項目,藉着政府資助,去補充現時政策未有覆蓋的部分。

分享知識和搭建平台是農業3.0的重點。考慮到香港農場多為家庭式經營,農場面積普遍在5斗以內,缺乏人力及資源去實踐高投入的新技術。項目透過農業社區學院的模式,推廣適合小規模農場的耕作方法,並將生產過程知識化。此外,項目亦鼓勵傳統與有機農戶之間的互動,以及支持年輕新農夫學習和繼承香港農耕的傳統經驗。

有機耕種

林先生指有機耕種在八十年代末在香港啓動,當時的毒菜事件推動了本地環保團體試行有利於改善環境及健康的新生產模式—有機耕種,即是不用農藥和化肥、順應自然、尊重動物等的種植方式。簡單地說,其本質可說是回到本地50年代未普及使用化肥農藥的傳統耕作方式。

綠田園是首個成立的有機農場,後來因應市場需求及政策鼓勵,有機農場數量漸增,為了方便管理,漁農署和各方代表舉辦了研討會,林先生當時也有參與討論。他們商討後決定參考國際間的經驗,成立有機認證系統,香港有機認證系統便於2000年代初創立。認證不單可增加消費者信任,亦有助釐清各方責任,如不幸出現食物安全問題,也有標籤作識別及追蹤。

七十年代國際組織提倡有機耕種,其初衷是希望本地產本地銷,不但能照顧小農利益,亦有助環保。有機耕種在香港至今推動了三十多年,發展卻與初衷漸行漸遠,小農營運的條件更加困難。例如,每年須支付的認證費,即使有政府補助,對他們仍造成一定的負擔。認證只能處厘責任歸屬,未必能增加大眾對有機菜信心。因此,基金藉著農墟成為連結消費者與農夫的橋樑,增進彼此間的信賴。在這裡,顧客對於是否認證的產品普遍不太在意,因為他們信任眼前這位農夫。

有機農墟

2000年,政府為幫助常規農夫轉型有機,提供了不同的技術支援,兩至三年後,這些轉型的農夫已有產品可銷售,但因為產量不穩定,所以基金與漁護署及菜聯社決定彈性地因應農友每星期的收成而售賣產品。他們創辦了第一個有機農墟—太和農墟,消費者可以直接接觸農夫並與之交流,這種新穎的銷售模式相當受歡迎。

現時,即便面對疫情肆虐的困境,農墟的生意依然呈現增長趨勢。這不僅因為居家烹飪的機會增多,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於在農墟購得的本地農產品有了更深層次的信任。隨著公眾對健康的重視日益提高,社會資源的投入亦逐漸增加,許多創業計劃和社會企業的資助項目陸續出台,旨在扶持不同弱勢群體。在這個背景下,基金會推出的農業3.0應用程式,支持共同購買模式的發展,更促進了農夫與顧客之間的連繫,建立了一個合作與銷售的網絡,並藉助大數據整合市場信息。儘管網上共購平台與實體農墟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形成競爭關係,但這樣多元化的銷售方式實際上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從而豐富了本地農業市場,使之更加百花齊放。

香港農業的發展

林先生指出對於香港的農業是否過了黃金期,正漸漸走向下坡,這往往不能簡單地概述。2000年後發生了韓農反世貿、菜園村收地等事件,農業變成了社會運動的一個議題,加上產業現代化,香港出現了不少新的農業組織及社區農圃。本地農業正處於新景象,林先生這樣形容現時的局面:「人多了,多樣性多,生產總量減少,大農場減少,小農場增加」。

從耕種班中,他留意到耕種文化及入行人士的轉變。20年前的學員主要是希望投身全職農夫。10年前多了不少非政府組織、社企過來學習,想透過耕種班理解農戶的運作,也有不少退休人士想挑戰新方向,甚至租田實踐。近年發現多了很多年輕人及學校老師。林先生希望在農戶分散、細規模化的新結構下找到切入點,幫助農戶提升產能。

林先生已於國內農業發展工作十多年,曾帶團到內地考察農場及邀請華南農大的老師為農友做培訓和講座,因此希望將一些技術帶回香港,繼續傳承經驗、培育人才、推動合作,為香港農業發展出一分力。他多年來堅持農業,原來有一番見解。「耕種的過程能將人種返落地,讓人踏實地去迎接挑戰,是個緩衝地,有安心安定的作用。」他說:「哪怕是生產力減少,農業這個產業仍要有位置,因為人需食物維持生命。」

文字:黃錦鏘、黃浩恩

(202011月訪問)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林志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