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芥蘭作物圖鑑

作物圖鑑海報

 

免費下載本地特色作物圖鑑海報,歡迎張貼於菜檔、餐廳或商店,讓更多人認識在地好種!

 

歷史

香港工商日報(1952-01-15)中提及荷塘芥蘭該時廣受歡迎,未收成已被訂購一空,本地人亦不得一嘗。

荷塘芥蘭起源自江門市荷塘鎮,曾是當地著名土產,因其莖質脆味甜,頗受食家青睞。這個傳統品種亦有引進到香港種植,於上水華山及川龍等地皆有農友持續留種。按1974年的廣州蔬菜品種誌所載,荷塘芥蘭為一中熟芥蘭品種,與本地現時收集到的荷塘芥塘種成熟表現及形態上略有不同。

作物特徵

全株
收成時株高約40 – 50 cm,被白蠟粉,枝葉呈粉綠色。
節疏,粗壯,直徑2.4cm或以上,爽脆清甜。
葉較疏,葉長約9 – 30 cm,寬約8 – 15 cm,葉片基部常有耳狀小裂片,現時本地留種的個體葉尖多數為鈍圓。
花色白,直徑可達 2.5 cm。

種植資訊

土壤要求
弱酸性﹑疏水﹑富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
種植資訊
發芽溫度: 20 – 30℃
發芽日數: 5 – 7 日
播種月份:九月至十月
株行距:25 – 30 × 25 – 30 cm
收成
收成:70 – 80日左右
病蟲害防治
狗蝨仔:
宜選用上造未曾種植十字花科植物的土地種植。
可預先以高溫殺死泥土中的蟲卵及幼蟲。(可以火﹑生石灰處理泥土或在表面覆上膠布後曝曬)或噴灑斯氏線蟲去殺死幼蟲。
播種後,可設棉網保護幼苗。

蚜蟲:
用1:100 苦楝油噴灑蚜蟲聚集的位置。
移除蚜蟲較密集的葉/植株。

小菜蛾或其他蝶/蛾:
用1:100 苦楝油噴灑幼蟲。
人手除蟲。
噴灑蘇力菌/白彊菌。

味道與食法

味道與口感
荷塘芥蘭莖粗壯,爽脆甜美。
建議食法
適合切片清炒或與臘味同炒。需注意的是外皮或會有渣,宜先削走外皮,再行切片。要留意老葉味道可能變苦,可與酒及少量糖同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