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香港水稻復育圓桌會議 (2021年5月15日)

香港水稻復育圓桌會議

節目簡介:

本會議邀請了五位種植水稻的本地農夫及農業團體負責人分享水稻復育的理念、經驗、項目計劃、及對生態的保育等。

講者

胡應手 – 「大地予我」項目及野苟農場 農夫
劉善鵬 – 長春社助理保育經理
陳培昌、周志賢、廖寶洪 – 西灣地區復育計劃項目負責人、有機耕作顧問、資深農夫

主持

林漢明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教授、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 負責人

當天參加人數:90 (72 zoom, 18 現場)

香港水稻復育圓桌會議 摘要

千百年來,水稻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長期的馴化和農業技術的發展,水稻單產量不斷提高,種植便不再是人們賴以為生的唯一工作選擇。水稻亦曾經是香港新界主要種植的作物,產品甚至成為皇家貢品。隨著香港的歷史發展,水稻田漸漸用作種植其他農作物,在迅速城市化的發展下,農田遠不如商業和房地產重要。而在這個時候,有一群有心人卻在如此寸金尺土的地方重新開始種植水稻,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意義?香港種子技術及教育中心(SeedTEC)舉辦的水稻復育圓桌會議邀請多位農夫及項目負責人,分享他們的水稻復育項目、其理念、目標及經驗。

野苟農場農夫胡應手先生(阿手)分享了其所在項目『大地予我』的基本理念和種植經驗。『大地予我』從菲律賓水稻種子庫找回六十年代的香港水稻種子,希望以十年為期,通過種植此十多個傳統品種,觀察其生長特性和稻穀品質,完成詳細記錄,並探索傳統品種量產的可能性。爲了保育本地品種,他們花費不少心思,2019年起在大埔林村開闢大約八斗農地重新種植水稻:由於土質限制,他們用鏟、耙人工開田,又在水田邊掘較低的小坑,讓部分水流進去,以此吸引福壽螺進入水坑,減少對水稻秧苗的傷害。「長出禾花後要很快拉網,插秧後一個星期再放水以防福壽螺…」阿手分享了不少水稻種植經驗及方法。

長春社助理保育經理劉善鵬先生(煎Pan)則分享水稻復育對當地生態及城市人情的意義。長春社的復育計劃於2005年在上水北區的塱原濕地展開,濕地地貌的恢復和穀粒生長滿足了保育極度瀕危動物黃胸鵐(俗名禾花雀)的條件,復育計劃開展至今11年來,他們種植範圍裏觀察到的禾花雀漸漸增多,由2006年的五隻增加到2020年的21隻,經過推算區域裏全部數量甚至達到了81隻;同時,他們有機種植、少用化學肥料的做法避免了虎紋蛙的蝌蚪因爲化學農藥而變畸形,爲這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另外,他們成立禾花塱原雀生態農社,招募會員,在經濟、人力上輔助長春社進行種植和產品售賣,讓參加者親身體驗及參與耕田的過程,並與本地社區小店合作出售生態米,由此連接城市人與農地的關係,並為鄉郊環境注入了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西灣地區復育計劃也是此次會議分享的項目之一。計劃項目負責人陳培昌先生、有機耕作顧問周志賢先生及資深農夫廖寶洪先生分別介紹了該項目的基本情況、當地歷史文化的意義以及種植過程中的經驗。這計劃由環保署提供資金支持,意在通過復育來保育西灣地區的自然生態、重建鄉土風貌,保育本地的生活方式和歷史文化。計劃涵蓋自然保育區、有機耕種區、生態池塘及果園等方面。西灣村的農田大部分靠近海邊,土地鹽分大,但考慮到當地村民復育稻米來還原農村面貌的强烈願望,負責人們特意從廣東湛江尋回兩斤鹹水稻的種子嘗試栽種。西灣種植有田地鹽分較大,可依賴的水源單一等問題,但同時由於獨特的海邊環境,西灣稻田整體的蟲害、草害都相對較淡水田更少,加上使用有機肥料,使得其稻米獲得相關部門有機耕種的認證,復育計劃中稻田面積也由58000平方呎逐漸擴大到75000平方呎。

分享環節後,會議還安排了網上聽衆與現場嘉賓的問答環節,從如何申請政府的項目資助等程序疑問到如何應對田間附近野豬出沒的實地考驗,大家就自己遇到的問題和經驗展開熱烈討論。在大家慷慨熱切地分享中,我們更理解到水稻在悠悠歷史中凝聚人群的角色和能量,以及復育的重要性。

記錄:甘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