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龙西洋菜

「我这样种的西洋菜是最好吃的」,川龙村民罗国生与黄大姐都分别这样说。他们同样种西洋菜,但前者在旱地种植,后者则用水种法。西洋菜虽名曰『西洋』,却是香港本地农产名物之一,是著名作家叶灵凤先生笔下的本地风味。自1958年引入川龙,它逐渐成为当地村民家家户户种植而以求生存的命门。西洋菜这类无性繁殖的蔬菜品种,在香港只有川龙村才可成功留种。香港西洋菜的从哪里来? 两位农夫又何以如此自信?我们探访了川龙村两户菜农,寻索他们种植西洋菜的故事。

罗国生先生幼时随父母搬来川龙,发现周边邻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西洋菜,便向农友买菜种来试种,在罗生的记忆里,他从未见过西洋菜的种子。原来西洋菜的『菜种』是指『全棵拔起,有头有根』的菜苗。买少量菜苗种下去,便能不断生长,渐渐可以自己『留种』。由于西洋菜原产温带,夏季气候炎热,便要『歇暑』,而川龙地处大帽山山腰,气候相对凉爽,又有清凉的山泉水流经,便成为唯一可以为西洋菜留种的地方。

罗先生回忆到,70年代时,初秋是川龙菜农最开心的时节,深夜下田拔种摘菜,西洋菜清晨由货车从川龙菜站运到长沙湾菜统处大量卖出,菜种则卖给上水、粉岭的农友,仅卖种就可获得不少收入。直到后来香港经济腾飞,大量改田地起高楼,大陆改革开放又使得许多平价蔬菜输入香港,本地西洋菜种植逐渐式微,仅剩川龙和元朗的几家农户仍有少量种植。

罗生和他的弟弟是仍坚持种植西洋菜的农户之一。因为不舍父母曾经的心血就此消失,他们退休后便重新接手,按照父母所传授的传统方法,在旱地种植西洋菜,每天频繁浇水,并坚持使用有机肥:在曾经使用的鱼骨肥(鲨鱼肉绞碎再晒干砌成块的有机肥)消失、花生麸高价低质的情况下,又加上自己的巧思,他们用鸡毛和鱼鳃鱼肠分别浸水沤发成肥料,种出幼嫩无渣的西洋菜,如今成了声名在外、回头客众多的川龙味道之一。他自豪地说:「吃过我的菜的人一试难忘,在香港也找不到这么好吃的西洋菜。」

相距不远的黄大姐亦是川龙一户西洋菜农,她1996年从东莞来到川龙,接手舅父12块、共7亩的农地,在水田种植西洋菜。她所种的西洋菜亦不是由种子逐渐萌芽出苗,而是买菜种来直接种进田中,再通过留种形成自足的循环。她坚持用自己的菜种种植,以花生麸作有机肥,每年烧草驱酸。她信心满满地笑言:「水种的较好吃,灼又可,滚汤又可,炒又可。」

她家的西洋菜供应给附近的端记茶楼已经三十年了,亦有不少游客及行山人士慕名来田间买菜,周六周日时更要排队两个小时才能买到。她与客人关系更逐渐生出深厚的人情味,在我们采访期间,亦有客人前来买走好几斤已用胶袋包好的西洋菜。她靠种植西洋菜养育两个孩子,其中也经历过低谷,幸得几位熟客慷慨解囊借钱给她,才渡过难关。

西洋菜的最初种子的实体或许已无从寻得,但川龙人们坚守传统、勤恳踏实的初心以及基于此而生的那份自信,可以蕴藏在田地里,生出叶茂根深的生机。,可惜的是,他们的西洋菜能否传承下去乃未知之数,罗生和黄大姐的儿女已表明不会接手,七十岁的罗生叹息:「年轻的不耕田,因为赚不到钱,又辛苦又困身。我们两兄弟耕作多几年,也不能再做,没有力气。」黄大姐则很难定论西洋菜会否失传,认为要看运气,「将来可能会有人耕,但种法可能不一样。」我们都希望川龙西洋菜此本地名菜,不管时代变迁,仍得以久久传承下去。

 

鸣谢:罗国生先生、黄大姐女士、川龙村王玉玲村长、十八乡区居民协会黄萱庭执委

文字:甘沐青、黄浩恩 (2021年5月)

影片:黄浩恩

罗国生先生的弟弟正在为川龙西洋菜浇水

王玉玲村长(左)、罗国生先生(中)、林汉明教授(右)

黄大姐女士有十二块川龙西洋菜田

黄大姐女士(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