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种子谢天佑博士:承传种子业,培育科研人才

谢天佑博士是本中心紧密的合作伙伴,除了给予宝贵的意见,协助繁种的工作,也在多场讲座中分享作物留种的技术及经验、生物遗传的理论、种子贸易的重要性等。作为高华种子有限公司及香港种子商会的主席、香港著名的育种专家,他却在访问开首自我介绍为「典型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种地的农民」。谢博士为人谦逊,热心于农业及育种,亦投放了不少资源和心力保留本地品种,以及培育下一代人才。

学成归来,继承父业

谢博士的父亲于1929年创办了高华公司,因为园艺之乐而买地种菜种花,养猪养鸡,后来才做种子贸易。当时的种子都是从外地入口,他买回来自己试种,种得好的会包成小包装,在自己的花店里分春夏季售卖。谢博士还记得用铁箱保存种子,延长种子的寿命,上层放种子,下层放石灰吸水。

谢博士对农业及植物繁殖深感兴趣,自小便跟父亲学习,最有耐性做切割。1967年,他赴美国升学,并取得植物生理学博士。1975年回港后在嘉道理农场工作,不久父亲过身,他接手了高华公司,继续做买卖种子的生意。他们替外国公司在内地生产种子,并代理种子到内地售卖,其后更开展研究开发 (R&D) 的工作。除了香港,他们在开平、昆明、甘肃、台湾和泰国也有种植基地。

谈到种子业,谢博士指本地菜种行传统上都是由潮汕人开办及经营的,他们家则是主流之外。现时全港仅有六至七家种子公司,都是做种子代理,大多有过百年历史,成立90载的高华是最年轻的。谢博士说种子公司能够生存主要倚靠出口,不能只靠本地市场。

提升育种技术,培育下一代人才

80年代大陆改革开放,外国公司可以直接跟内地合作,谢博士认为如果公司只做转口贸易,长远下去会失去价值,所以决定做R&D,于90年代末开始育种。当时虽然得到渔农署退休官员的支持,但亦有很多负面的声音,谢博士却没放弃:「做了不保证成功,但起码有个希望」。他们至今真正成功育出的品种不多,因为育种及研究实在需要很多年日,从杂交试验种植到稳定种子品种是漫长的过程。他坦言公司是靠种子贸易的稳定财政来源养活R&D。

在他看来,虽然R&D尚未算成功,却成功提供了十多个职位,即养活了十多个大学生,让他们能从事自己所学的,更曾经送他们到台湾的国际蔬菜研究中心学习育种技术。谢博士道:「我对社会的贡献不是做出多少个好的品种,而是提供了就业机会给他们」。而将来他的儿子会接棒,谢博士会让他自己发挥。

2012年,谢博士团队联同渔护署、菜联社和绿田园进行「鹤薮白复育计划」,并协助生产及保留鹤薮白菜的种子,过程共花了五年的时间,他说这已经叫快,因为白菜在户外一年只能做一次选育。「育种不是高深的科学,不是难,但要花很多时间和心机,要有很强的观察力,能分辨细微的差别。」这是他作为育种人的心得。

香港农业种子业的困境与出路

说到香港农业的式微,谢博士指出大规模的商业生产已停止了近30年,本地的市场太小,加上内地改革开放,本地菜难与内地菜竞争,香港菜农都去内地种菜。投入及适应内地市场也是他在接手公司初期面对的挑战,其次就是招聘,经济的转变使他们难以聘请或保留从事R&D及管理农场的人才,加上现今缺乏耕田的人,年轻人很快受不住。

谢博士认为他们从商的都缺乏政府支持,技术方面,以前渔护署的大龙实验农场有研究病理及虫害的团队,现在已经解散,转做有机耕种。他又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 香港没有种子认证制度,所以进出口存在不少限制,尤其是运送到欧美等地的种子需要认证,这确实需要政府的能力才能做到。

对于香港农业的前境,他是很悲观,不过科技的进步正带来改变和希望,如LED 灯的发明可以解决很多室内种植上的问题,他直言:「垂直耕作可谓终于见曙光」,但仍要考虑昂贵的投资成本及潜在的竞争。谢博士认为香港剩余的价值是R&D,并不能只服务及限制于本地,还要放眼大陆及国际市场,何况种子是百分百全球化的行业。他建议:「种子生产及市场不需要在香港,研发却是唯一的生存方向。」

文字:黃浩恩

(2020年10月访问、2021年1月、3月及7月讲座)

谢天佑博士 (中)

高华种子位于港岛的种植基地

香港科学节讲座:优质种子的科学与技术及对农业的影响 (2021年3月27日)

香港科学节讲座:优质种子的科学与技术及对农业的影响 (2021年3月27日)

本地驰名瓜菜讨论会 (2021年7月3日)